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戰後臺灣文化場域與文學生產
Cultural Fields and Literary Production in Postwar Taiwan 
開課學期
11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臺灣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俐璇 
課號
TwLit7116 
課程識別碼
145 M11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3,4,5(10:20~13:10) 
上課地點
國青324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待補 

課程目標
待補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張誦聖《臺灣文學生態:戒嚴法到市場律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22)
張誦聖《現代主義·當代台灣:文學典範的軌跡》(臺北:聯經出版社,2015)
游勝冠〈論王文興文學的現世性——以《家變》的族群書寫為考察中心〉,《臺灣文學研究雧刊》第25期(2021.2),頁1-24。
夏志清〈第15章 張愛玲〉《中國現代小說史》(1961美國耶魯;1979香港友聯)
唐文標〈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〉《文季》季刊第三期「當代中國作家的考察:張愛玲」(1974年5月)
陳建忠〈「流亡」在香港——重讀張愛玲的《秧歌》與《赤地之戀》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13期(2011.10),頁275-311。
陳明成〈誰的一九八三?再現「〈山路〉獲獎現象」所隱喻的時代課題——閱讀鍾肇政與呂昱的通信有感〉,臺南市立圖書館《第12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集》(2006)
黃凱珺〈哀緬、沉默、協商:論《荒人手記》、《沉默之島》、《行道天涯》的國族/認同書寫〉,中興台文所主編《第三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》(2006)
蔡易澄《千禧年後台灣文學社群的生產與介入——以「小說家讀者」為觀察核心》(臺大臺文所碩士論文,2021)
林芳玫《解讀瓊瑤愛情王國》(時報文化1994;臺灣商務2006)
陳國偉客座主編《文訊》「舉重若輕的類型宇宙:21世紀台灣大眾文學代表作家」專輯(2022.10)
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,張俐璇主編《出版島讀: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》(時報文化,2023)
《秘密讀者》復刊號(2017.12)。
王鈺婷〈「政治駕馭」與「市場主導」下女性抒情散文之生產機制-以《中央日報.婦女與家庭週刊》的書信體專欄與徵文活動為例〉,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《現代中文文學學報》九卷二期(2009.07),頁139-153。
陳國球〈陳世驤論中國文學——通往「抒情傳統論」之路〉,《漢學研究》第29卷第2期(2011.06),頁225-244。
陳萬益選編《國民文選.散文卷I》(玉山社,2004)
趙偵宇《觀念、分類與文類源流: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代散文》(2014臺大臺文所碩士論文;2016秀威出版)
藍建春〈類型、文選與典律生成:臺灣自然寫作的個案研究〉,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41期(2008.09),頁173-200。
吳明益《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-2002: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2》(夏日出版,2012)
林旺〈誰的國文?誰的歷史?——從國中、高中課本看國民黨洗腦術〉《台灣新文化》第16期(1988.01)
齊邦媛《巨流河》(臺北:天下文化,2009初版;2014十萬冊紀念版)
李靜玫等著,《2005台灣文學教學學術研討會》(臺北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,2006)
《秘密讀者》創刊號「開學!體檢高中國文課本!」專題(2013.09)
陳柏宇《戰後台灣高中「國文」課程綱要的演變與爭議(1952-2019)》(臺南:成大台文系碩士論文,2019)
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主編,《文白之爭:語文、教育、國族的百年戰場》(臺北:五南,2019) 
參考書目
Pierre Bourdieu,石武耕、李沅洳、陳羚芝譯,《藝術的法則: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》(臺北:典藏藝術家庭,2016)。
Jean-Louis Fabiani,陳秀萍譯,《布赫迪厄:從場域、慣習到文化資本,「結構主義英雄」親傳弟子對大師經典概念的再考證》(臺北:麥田,2019)。
張俐璇《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》(臺南:臺南市立圖書館,2010)。
陳國偉《類型風景:戰後台灣大眾文學》(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)
祁立峰客座主編《文訊》「散文的身世、變體,及其邊界」專題(2022.09)。
彭玉萍《見證者的散文詩學:省籍作家葉榮鐘與洪炎秋散文研究》(清大台文所碩士論文,2013)。
陳建忠《島嶼風聲: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》(2018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)。
蕭鈞毅、藍士博、陳令洋、王俐茹、李思儀、王順仁、許宸碩、林雅婕、《1947之後:二二八(非)日常備忘錄》(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,2019.12)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課程導論(2023.02.17版) 
第2週
2/28  和平紀念日 / No Class 
第3週
3/7  【專題講座I】
講者:湯舒雯(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候選人)
講題:位置、軌跡與「非常態」——張誦聖與臺灣文學場域研究 
第4週
3/14  小說的形構(一)張愛玲現象 
第5週
3/21  小說的形構(二)文學獎現象 
第6週
3/28  小說的形構(三)在「純文學」與「大眾」之間 
第7週
4/4  兒童節 / No Class 
第8週
4/11  散文的生成(一)冷戰時期民國「抒情傳統」 
第9週
4/18  散文的生成(二)日治時期「台灣散文」與2000s「自然寫作」 
第10週
4/25  散文的生成(三)2010s臺灣「散文」與「非虛構寫作」 
第11週
5/2  國文的想像(一)1972統編本時期與楊逵、黃春明 
第12週
5/9  國文的想像(二)1999一綱多本時期與賴和 
第13週
5/16  國文的想像(三)2017後「文白之爭」與胡適 
第14週
5/23  【專題講座II】
講者:黃鈺婷(墨爾本大學亞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、澳亞臺灣研究學會秘書長)
講題:學術英文投稿寫作指南
(本場次為臺大椰林精英計畫(Eng-lite Program)系列講座之一) 
第15週
5/30  期末論文計畫 發表與討論 
第16週
6/6  期末論文計畫 發表與討論